民間節慶
流行現行國家法定節慶活動,婦女節、勞動節、青年節始于20世紀30、40年代?!翱追蚬潯笔加谇迥┟癯酰F行教師節。節慶中還沿襲掃揚塵、貼春聯、過臘八、團年、守歲、除夕、吃元宵、包粽子、掛菖蒲、劃龍船、搶鴨子、戴香包、搽雄黃、品瓜果、月餅等習俗。
沱江號子
流傳在內江的戲曲和民間歌舞也種類繁多,戲曲主要有川劇、四川評書和花鼓,竹琴、金錢板和清音,相聲和諧劇,曲劇和木偶戲;民間歌舞主要有沱江號子、提神歌、山歌、禮俗歌、龍燈舞、牛燈舞、獅燈舞、車燈舞、蓮簫舞、秧歌舞、腰鼓舞。
民間演出習俗
民間演出習俗分為廟會戲、幫會戲、堂會戲、院壩戲、賀戲和愿戲、園子戲,每種戲都有特定的祭祀對象或祝愿對象,借酬神以樂人,或觀音、或佛祖、或城隍、或土地;或財神趙公明、酒神杜康等等。婚嫁、生子、誕辰、開張、喬遷、祝壽、廟宇和祠堂修建都會有民間演出。有的戲班子在演出之前,有的還要“看煙子”或“列班牌”,以消災避禍,演出之中要“跳加官”,以取悅達官顯貴?,F在這些演出習俗仍有部分流傳。
民間健身活動
踢鍵子
除國家倡導和進入賽事的體育活動外,還有踢鍵子、滾鐵環、“修房子”、“跳繩”、“抽(ch?n)陀螺”等。
宗教活動
基督教堂
市中區的宗教團體有佛教、道教、基督教和天主教,宗教場所有10處,其中佛教最為興盛。各教以誦經、禮佛、自省、祈福為活動的主要內容。
廟會和民間集會
圣水寺廟會
廟會以圣水寺的觀音祈福廟會最為有名。舊時三月三的秧苗會,三月間的觀音生日會,四月初八的佛祖會,五月二十八的城隍會,五月十三的單刀會,六月初八的土地會等等在內江年年盛行。內江的行會是舊時民間集會的重要形式,有金屬業敬奉的“老君(李聃)會”,制鞋業敬奉的“孫祖(孫臏)會”,泥、木、石匠敬奉的“魯班會”,漆匠敬奉的“漆寶(達摩祖師)會”,制筆業敬奉的“蒙恬會”,印染業敬奉的“二仙(葛仙和梅仙)會,這種民間集會形式在當今的行業協會中以章程的組織形式體現。
現代節慶
大千龍舟經貿文化節
改革開放后,旅游節慶活動日漸興起,尤其是21世紀以來,市中區的旅游節慶活動日益豐富,商貿、文化、農商事節慶與旅游活動集于一身,主要有大千龍舟經貿文化節、中國鄉村旅游節內江分會場暨內江市農家樂鄉村旅游文化活動、蘭亭三月三書畫藝術節、白馬雙河桃花節、內江興隆村鎮銀行杯屆永安葡萄采摘大會暨“畫仙故里·尚騰新村”開村慶典、十里休閑走廊金秋美食季、十里休閑走廊冬日陽光·健身美食季活動等。